7月2日,由安徽省铁道学会和
中铁四局集团主办、
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安徽省铁道学会暨中铁四局集团2017年‘四新’技术现场交流会”在海口市秀英区盛大开幕。中铁四局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徽省铁道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伍军,中铁四局协管技术工作的副总工程师、安徽省铁道学会秘书长汪清河,中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建一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汪清河主持,持续两天,参会人数达140余人。

“四新”技术即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工法”,本次会议由“四新”技术实施现场观摩会与“四新”技术交流会两个环节组成。
现场观摩环节,与会嘉宾先后参观了四公司海口管廊主控中心、建筑公司海口管廊预制场和展览厅、四公司椰海大道东延段、四公司椰海大道西延段。在管廊运营中心,观摩组详细了解了管廊的内部结构和运营情况,对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予以了肯定,伍军深入施工一线,对参建人员进行了慰问,送去了清凉饮品。随后,观摩组深入预制场及管廊标准化施工现场,参观体验了VR虚拟现实技术在管廊中的应用,对管廊监控、消防机器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整体移动式支架模板体系”施工技术,自动化的钢筋加工、预制件加工、U型盾构机、易安特塑料模版等一大批“四新”技术的实施概况进行了了解。

伍军在观摩现场指出,近年来,我局在市政管廊领域大力推动“四新”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让人振奋的成就。当前形势使得行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成为了必然选择,积极推进“四新”技术对市政管廊建设项目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绿色低碳是当前工程建设的发展指南,在新形势的指引下,我们要注重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要求,大力推广技术创新,提升科技水平,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7月2号下午,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义勇、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俊刚为“四新”技术交流会做了开场致辞,致辞中,他们对于我局在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针对当前施工近况指出了新方向。

王义勇表示,希望中铁四局能够在新的形式任务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海口管廊的建设中牢牢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把握产业革命的大趋势,把握集聚人才大措施,上下联动、互帮互助,积极服务于海口经济建设,把海口管廊打造成坚实的品牌。

龚建一对于参会的领导、专家等参会嘉宾表示了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发展任重道远,鼙鼓催征,四公司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寻求与各方的合作交流、发展共赢之路,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重点围绕BIM技术、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会议最后,伍军做了总结致词。首先,他对四公司承办的此次活动予以了充分肯定,并针对此次“四新”技术交流的主题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积极推进局“四新”技术在管廊建设中的推广及应用;二是在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中,四公司要充分发挥在管廊工程中的领军作用,引领最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建设新技术,下一步要尽快总结形成行业标准,掌握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四局在管廊施工领域的影响力,提高品牌效应;三是要结合国内外管廊建设情况,积极应用“四新”技术,加快管廊建设步伐,推进综合管廊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在此次交流会上,希望各参会人员都能弘扬工匠精神,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始终秉承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走好我们这代四局人科技创新的长征路。

致辞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随后,上海城投公路集团现场指挥部指挥长查义强、上海市政工程研究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王恒栋分别做了题为《桥梁建筑工业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创新》的讲座,两位专家在报告中分别介绍了“工业化”发展理念、“桥梁预制拼装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城市综合管廊发展趋势等科技发展最前沿的“四新”技术,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交流会后,伍军做了《创新的认知与方法》的报告,伍军在报告中提出了创新的新理念,要求大家在创新中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颠覆固定模式,聚焦新问题、形成新理念、找到新方法、走出新路子,为全局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巩固会议成果,鼓励“四新”技术进一步发展,第二日,四公司组织开展了优秀论文交流会,本次会议中有16篇题材新颖、论点精湛的论文通过评审交流,被收录到论文集;有23人的7篇论文被评为2017年安徽省铁道学会优秀论文。随后,四公司总工程师陈平在会上介绍了四公司在海口管廊项目及其他省市管廊项目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闭幕式上,汪清河做了总结发言,他表示,希望各单位总共和技术部门负责人回去后要将本次会议精神及时传达贯彻并抓好层层落实,确保各项目工作目标能够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