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
新闻来源:程晓涛浏览次数:日期:2018-05-11
党的十九大是全党全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党的十九大报告既是迈向“四个全面”的冲锋号,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宣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十九大的重要理论贡献始终贯穿全文,是我们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关键点。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这一关键知识点,我进行了深入学习。 4月8日至17日,局党委举办了全局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二期轮训班暨第二轮第二期领导干部制度化轮训班。轮训班通过聘请内外部专家宣讲、课堂互动、聆听讲座、井冈山红色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深入宣贯,对全体学员进行了理想信念再教育。作为一名党务专业干部,我有幸全程参与了此次学习,个人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得到了再次升华,对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更加系统地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中坚守,在变革中发展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
一、不忘初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汇聚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磅礴之力。
政治上的动力来源于信念上的坚定。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面对各种压力、困难、挑战所表现出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无不根植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一是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在革命战争年代,面对民族危亡和民不聊生困局,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甚至为此付出了宝贵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发展进程中,为了巩固人民革命的成果,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人民参政和当家作主的制度前提。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又推动形成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发展观,聚焦人民群众在国家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聚焦改革不均衡带来的城乡、区域和职工群众的发展差距,聚焦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与人民参政议政愿望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升的矛盾,在党内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到了指导全党同志政治行动的理论自觉上。
二是始终坚守功成不必在我的政治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政治精神,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的革命主义精神的体现。无论国家富强还是共产主义事业都离不开全体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艰辛付出和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出党和国家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人不计前嫌,放下党派分歧,主动呼吁和促成民族团结,一致对外,为民族救亡做出了巨大牺牲和政治让步。当下,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使命,改革发展中要坚定“四个自信”,要有政治耐心,尊重历史规律,既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冒进,再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担当。
三是始终坚守坚忍不拔的革命品质。
从当代使命看,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四个伟大”的复兴梦,既是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继续推进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再动员和再部署。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事业中一脉相承、久久为功和持之不息的政治耐力。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曲折前进,党和国家的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无论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反动势力的打压还是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四大危险”都表明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面对艰难困苦和复杂多变的局面、环境能够始终坚守坚忍不拔的革命品质。
四是始终坚守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的十九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为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在党和国家事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体制机制、思想作风等多个方面不断进行自我革命,通过开展“整风运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巡视工作等多种方式进行自我革命,直面问题,刮骨疗毒,消除一切危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中国共产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二、牢记使命,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肩负企业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呼唤新作为。井冈红色教育让我对传承和发展井冈山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井冈山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些精神对指导企业改革发展同样适用,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2016年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在企业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这就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重任要肩负起更加艰巨的使命。
一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不放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推动企业改革发展艰巨目标的实现,必须建设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当前,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党组织作用发挥弱化、淡化、虚化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加强党的建设上群众服务力、工作引领力、困难攻坚力有所降低。针对这些问题,要不断加强党员党性锻炼,不断增强 “四个自信”,实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和政治遵循;不断增强党员“四个意识”,深入开展“双向培养”工作,确保党员平常工作“看的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的出”;要不断规范和严肃组织制度。要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培育健康的组织生活氛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党组织民主决策能力、改革发展的能力、驾驭和开发市场的能力、应对和处置风险的能力、管理企业的能力,真正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
二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
要确保企业改革发展各项目标的落地实施就要保持改革韧劲和定力。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的发展正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局党委、局在年初“三会”上也指出,要推进企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围绕这一要求,局党委张书记就如何建立一流现代化企业作了专题党课辅导,受益匪浅。个人认为,要认识到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中,针对国有企业管理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运转不畅、效率不高、执行不力、实力不强等问题进行改革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体系。要不断夯实资产质量。基建行业当下还普遍存在规模扩张但质量效益并未同步增强,业务拓展但集群效应并未显现,资源占比较高但资源效益并不匹配,产品种类多但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强化管理基础,夯实发展质量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资产收益率。
三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需要坚持担当作为不失责。
要树立正确的改革发展理念。要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决不能因为企业发展的形势好了,产生小富即安的思想,滋生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脱离群众,丧失斗志,消磨意志,造成行为失范。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始终牢记企业改革重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付出艰辛探索和实践,需要久久为功,要有牺牲精神,既不能好大喜功,不顾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做表面文章;也不能遇到矛盾绕着走,发现困难躲着行,要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创新思维,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生产创新;统筹协调发展要素,深入解决企业内部各系统、各单位、速度与质量、全体员工、企业积累和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发展不协调、不充分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企业发展对环境的危害;坚持包容开放的思路,主动对标学习,提高发展质量,针对改革制约点、创新发力点、效益出血点和新生代员工管理热点等加强学习研究,增强工作效果;坚持做到共建共享,不断深化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员工间、企业系统间、企业各单位间的发展理念、发展成果、发展经验等共建共享。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边倒。要正确认识改革与失误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区分干事创业的失误和明知故犯的违纪,建立容错和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建立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可以让领导干部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面对新情况、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总结出的制胜法宝。近半年的系统学习和10天的专题学习培训,尤其是3天的井冈山红色教育,让我再一次洗涤了灵魂,启迪了心智。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这一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传承和创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新动能。
下一条:井冈精神代代传 四局伟业谱新篇